大型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可以通过订阅森林碳票来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12:14
湖北日报讯(记者万蕾猛魏泉刘洋梅鹏森)11月10日,宜昌市首张“宜林碳票”向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申报,经宜昌市林业园艺局审批核发后,落地宜昌市松乐山林场。宜昌.次日,第32届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月活动在宜都拉开帷幕,组织者通过购买林场的“鹅林碳票”,抵消了16.2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。这是“艾琳碳票”首次在大型活动中通过碳中和进行营销,是湖北省森林碳汇市场化转型的重要一步。
这张“生态资产通证”的背后,有清晰的追踪和记账,以及规范的交易流程。根据《延安市林地测量监测方法》挂“森林碳汇票”,经过监测、核算、审核、报送等程序,最终出具。碳汇票通过宜昌凉山转型运营中心集中统一交易。获得“艾林碳票”后,松拉山林场经相关部门批准转让,并于11月10日上线销售。本次活动碳排放量计算依据《关于宜昌凉山碳汇适用碳中和认购的指导意见》今年6月发布的《宜昌市大型活动》,涵盖了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消耗品、垃圾、化石燃料、电力消耗等关键环节。核算限额明确,包含了活动期间发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。最终,经过科学计算,总排放量为16.26吨。活动结束后,主办方申请了《宜昌市大型活动》。通过宜昌凉山转换运营中心,为松乐山林场“艾林碳票”折合二氧化碳减排量约900元,并获得碳中和证书,表明交易顺利完成。
宜都市宋乐山国家林场作为项目业主,持有碳票面积7999亩。该项目的碳减排量将记入总共 20 年。第一个核算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。经第三方有资格监测的调查结果显示,第一个财务期碳排放总量为21,503.5吨。按照当日市场价格计算,该碳票价值为129万元。这张“碳汇身份证”将森林的生态功能转化为可交易、可抵押的绿色资产,有效盘活森林碳汇资源资源。
宜昌市将于2024年在全省率先推行森林碳证书制度,试行发放湖北省及三峡库区首张森林碳证书。 2025年,宜昌市森林碳票制度全面建立,形成“1+3+4”体系,包括管理办法、排放程序等。同时,中心开始运营碳票管理机构宜昌凉山改造运营。湖北省首个普惠性森林碳汇在线平台“亿林碳惠”正式上线,并于8月升级为“亿林碳惠”。 “森林碳汇+生态正义”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在省内尚属首次。